紐約一家勞工權益組織星期一表示,蘋果手機在中國的主要代加工廠富士康鄭州工廠日前發生一名女工死亡事件。這是該廠四天內第二個工人死亡。該組織同時表示,隨著中國當局對外國非政府組織監控日益嚴厲,該勞工組織在中國開展維護工人權益的工作越來越困難。
長期報道、研究中國的美國著名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告 訴美國之音,雖然習近平上台後的美中關係達到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觀程度,但他仍認為美中合作之重要無可替代;制度、價值爭論不應綁架兩國共同利益和應對人類的共同挑戰。不過他同時指出,由於兩國現在缺乏有遠見和魄力的領袖,因此他仍不看好未來雙邊關係走向。
紐約時報星期一(8月3日)發表了第一篇有關令計劃逃亡美國的弟弟令完成的報道——《令計劃之弟潛逃美國,或尋求政治庇護》,首次通過採訪美國官員和鄰居確認了令完成人在美國;並指他有可能在美國尋求政治庇護。自從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的“大內總管”令計劃成為習近平反腐運動的目標之後,有關他逃亡美國的弟弟令完成的各種傳聞便不絕於耳,但基本上就是說令完成已被、或正被中國當局所控制。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創始人何頻就中共對令計劃違法違紀決定接受美國之音專訪,他說“決定”中對令計劃的定性由於受令計劃弟弟令完成成功逃到美國的牽制,顯示了“彈性空間很大”。他認為,作為前中共總書記的大內管家,無論是對令計劃“獲取機密”還是“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指控,胡錦濤都是該案的核心證人;他表示,未來對令計劃的判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與在美國的令完成之間的互動。他指出,北戴河會議前“草草了結令計劃案”說明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要收場了。
紐約 - 前中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一位負責人星期四在紐約坦承,中國經濟發展正面臨嚴重產能過剩、經濟下行、通貨緊縮三大難題,但他指出,通過調整宏觀政策中國將繼續保持增長速度。他呼籲,中美之間應打造新的合作平台,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訪美時,將同美方討論簽訂《中美訂投資保護協議》事宜。
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表示, 未來十年日中關係仍將持續穩定地惡化,雙方的長期貿易和投資仍將受到政治和安全因素的阻礙。現在擔任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所長的陸克文星期二在電話會議上說,日本防衛白皮書顯示“東京未來面臨的重大戰略挑戰是中國”。
中國高調宣傳的“紅色通緝令”百名追緝犯之一程慕陽,7月15日贏得加拿大聯邦法院對他的難民案司法複審的上訴,法官將他之前被拒絕的難民案發回加拿大難民署複審。英文國際媒體稱這一步是程慕陽迄今贏得的一個關鍵性的法律上的勝利;有法律學者稱,這是中國“獵狐”行動在加拿大受到的重大挫折。
星期三上午11點30分,紐約證交所(NYSE)突然停止其所有上市股票的交易。紐約證交所當局沒有立即報告停止交易的原因,隨後據證交所在官方推特上說:“我們(紐約證券交易所)經歷的問題是一個內部技術問題,不是網絡攻擊的結果。”據紐約證交所的官方網站上載的說明中表示:“將盡可能跟進進一步的消息。”
在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於下星期舉行前夕,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專家指出,界定雙方在網絡安全和南中國海問題上的底線,設定談判進程,是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首次國事訪問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有專家認為,雙方在國際經濟問題上的合作可能成為本次經濟對話的重點。
美國一個智庫啟動一項新的政策計劃,研究在亞太地區建立降低戰略緊張、管理衝突的“亞太共同體”的可能性。領導這項研究的是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政策委員會由多位前政府重量級高官和智庫專家組成。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星期三啟動這項新的政策計劃。亞太地區人口超過40億、經濟發展最快,但緊張局勢也在不斷升高。
南中國海爭端隨中國填海造島速度加快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也成為星期三在紐約舉行的一場研討會的焦點之一。有與會者建議台灣採取更富想象力的措施,以檢驗中國和平建島的誠意;但有專家認為,除非美國採取更強硬姿態,中方不會停止行動。不過中國駐美大使最近接受美國媒體的採訪顯示,美國提出的各方停止填海造島建議“將”了中方一“軍”。
6月5日星期五,台灣民進黨主席、同時也是該黨推舉出來競選下一屆總統的蔡英文,在紐約發表了她此次訪美行程中可以說是第一個完整闡述其政策構想、以及施政理念的競選演說。蔡英文在演講中批評了馬英九政府過於依賴中國的經濟政策,並提出以創新升級帶動發展的新模式。
6月3日,紐約地區紀念六四26周年有兩場活動:在法拉盛舉行六四討論會和在時報廣場舉行的燭光晚會。在國內政治控制日益收緊的背景下,今年雖然不是逢五逢十的大紀念日,但紀念活動的規模與人數不比去年少,而且有兩大特點:第一,革命呼聲高,第二,年輕人關注六四。在大紐約地區紀念六四26周年大會上,談論革命的聲音愈來愈響。
六四事件26週年前夕,天安門母親群體發表聲明,敦促中國領導人承擔六四屠殺歷史責任。聲明引用中國總理李克強要求日本領導人承擔前人罪行帶來的歷史責任的話指出,中國領導人也應該對他們的前任犯下的罪行承擔歷史責任。
星期五,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身份啟程訪美。紐約的台灣人社團正積極準備歡迎她於6月5日訪問紐約。儘管距離蔡英文訪問紐約還有一個星期時間,但紐約“蔡英文競選總統美東後援會”總召集人彭良治說,她在紐約的行程細節已經通過記者會向媒體宣布了。
星期三,中國作為主賓國參加紐約美國書展開幕當天,美國筆會中心舉行抗議中國審查制度、聲援被監禁中國異議作家的集會。著名華裔作家哈金說,他也有一個中國夢,那就是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版報紙、建立政黨。與會者簽署了一封致習近平抗議信,要求中國政府立即、無條件釋放因言治罪的所有中國異議作家和記者。
三位旅居世界不同地點的中國作家和出版人星期二在紐約表示,習近平上台後的過去兩年裡,中國當局在出版領域的控制更加嚴厲;有來自大陸的作家表示,異議作家都做好了坐牢的準備,儘管他們都害怕坐牢。
美國著名中國法律學者孔杰榮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指出,中共主導反腐的中紀委負責人王岐山如果訪美,美國所有注意力將會集中到中國不公正的刑事司法制度上。他指出,美國不可能跟一個隨意指控人的國家達成引渡協議,除非中國對其刑事司法制度從理論、立法和實踐上加以改善。
美國前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在紐約表示,習近平帶有強烈反西方色彩的言行限制了美中關係的發展。他認為,目前美中之間存在嚴重缺乏互信的問題,而這只有在兩國最高領導人經過務實、坦率的交談才能加以管理。
中共黨甚自由派甚老李銳甚女兒李南央狀告中國海關沒收其具著作權的數十本《李銳口述往事》一案,凸顯中國當局在嚴密封鎖網絡的同時,仍強力禁傳統印刷出版物,絕不允許任何與其粉飾過的政治歷史不一致的信息進入中國甚有出版業人士表示,北京的措施十分有效,已經導致香港政治類圖書市場的萎縮。但也有業者說,當局的嚴厲措施幫助了電子書刊的蓬勃發展。
更多